王阳明心学04 阳明心学

3、什么是阳明心学

1. 心即理

四书:

大学:初学入德之门,大人之学,学做君子,15岁前为小学 15岁为大学

中庸

孟子

论语

三纲领:大学之道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

本有明德(心之德,特征属性 德性 virtue);民:人民生活;至善:心与天一致“此心纯乎天理之极” 没偏见和私欲

八条目:格物(对事物进行观察和理解)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

朱熹、老子、庄子、蝉宗、贵州龙场悟道

自性具足,心外无物 —顿悟

良知: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

当下呈现:平时看不到,某些场合突然出现。头脑 概念推理判断 心:生命情感、体验

此情无计可消除,才下眉头,却上心头。心更根本,不是理性 那是头脑的能力

驱使行动的是情感的力量,心即理(生命情感的真相)

朱熹理学出发点:孝之理—孝亲之心

与之不仁,心安与否

孝敬之心,来自父母对自己爱的亲身感受,安于不安不是头脑的事情,是心的事情,良知的呼声

良知乃是天理昭明灵觉出

五仁:君臣、父子、夫妇、兄弟、朋友 、× 不符合individual

成功或失败最终会 落实在亲人或民族关系之中

中华民族为下一代着想

良知:人与人关系的真正领会

孝不是一个概念,是生命情感的真相

2、致良知

全部结论的概括

致良知=听良知 干扰:私欲、理性的逻辑

在自己的生命实践中听,也就是行

知行合一 ,不需要行之前有良知 那个是朱熹的理学

知是行之始,行是知之成。 知:对真理的领会 心向往之

心学的学是实践 学了就要习 一日shufei如鸟一般

让生活活在真相和真理中去

致良知乃是生命实践之功夫

用敬的功夫 练字 练书法不求字好 ,勿求花想、枝想、叶想 根扎得深就行 冬天一定到来

立功 立德 立言 立心

真理不在口中的辩论 在于实践

知至而后能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